Home 部落格樂奕心理 「腸躁症」心理學:壓力常被轉化為身體的症狀!

「腸躁症」心理學:壓力常被轉化為身體的症狀!

leclinicdemo

2018年由陳慧翎執導的台灣電視劇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成功引起社會對原生家庭及童年創傷的關注,不知道你還是否記得第二單元〈貓的孩子〉?

由鍾欣凌和劉修甫飾演的「小圓媽-阿衍」母子檔,反映了台灣家庭(族)裡成年人之間慣常的相互比較,而且這份比較的無形壓力又往往傳遞下去由孩子承擔,好比去比拼誰能夠考上更好的高中、大學,出社會後又要鬥誰得到更多的薪水等。

在一場家族聚會中,大家不停用「愛的口號」激勵孩子們要為學業打拼,但成績一向吊車尾的阿衍則令人尷尬地,在當下放了個又響又臭的屁。其實小圓媽平日在起居照顧上十分細心,早餐的漢堡都是特製的,雞湯上的油亦會一一撈掉,以防胃腸不好的兒子吃了會拉肚子。但面對媽媽被父親家暴及追求滿級分的壓力,他仍然很常吃了便拉肚子。

阿衍的情況很可能是腸躁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),這是一種「功能性腸胃疾病」(functional gatrointestinal disorders),意義是醫學上已確定排除器官本身疾病,沒有可觀察的生理結構缺陷,卻有著腸道運作功能的異常,引發如腹(飽)脹感、腸道運動習慣改變、便秘腹瀉交替或同時發生、持續放屁、腹部發出異常聲音等主要症狀。

腸躁症的成因既與物理刺激有關(如食物、酒精、咖啡及茶、藥物、細菌感染等),亦往往與壓力有關,即有著心理的構成因素(如焦慮、憂鬱等)。在〈貓的孩子〉中,阿衍的腸躁症就明顯反映在他及母親都得不斷吞下並忍耐的,家族對學業的期待及父親外遇與家暴的壓力。

在精神分析的觀點看,小嬰兒最直接的滿足就是在飢餓時得到奶水,順利又健康的排便,則反映著食物被身體接納並好好地消化與吸收的身心和諧狀態;如果嬰兒便秘或便便不成形,在排除物理的干擾後,必然代表心理受到壓力影響(如照顧者的焦慮、不當的照顧等)。因此,成年人的腸躁症其實是一種最直接的轉化症狀,以腸胃這最原始的身體方式呈現,即有些無法被意識處理的壓力和焦慮,正影響著身心健康。

就像劇中的阿衍,我見過許多被「考滿級分」綁架的國高中及大學生,乃至出社會後仍要考取這張或那張證照的成年人,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腸躁症所困擾。通過心理諮商的自我覺察、調節、改變,當焦慮消除、憂鬱減緩,腸躁症狀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消失不見。

蘇俊濠 諮商心理師

(臉書、女人迷、方格子「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」作者)

相關文章